8月6日,钢价一反连续17周以来的疯长,开始全面下挫,
螺纹钢最多一天吨价跌破300元。而同一周的8月3日,杭州市场螺纹钢单日涨幅为350元/吨,上海市场单日涨幅为330元/吨,创下年度新高。钢价一周之内上演惊心动魄的冰火两重天。
钢市的急速上涨,再快速暴跌,背后是什么原因?面对眼下新一轮的下跌,钢市是否到了十字路口?记者采访到了济南匡山钢材市场的一位从业16年的资深经销商,从他的"生意经"中,或许可窥见钢材市场之一斑。
看不好就倾家荡产
“前一阵钢价连续涨了17周,每吨涨了1300-1400元。”17日中午,山东利安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于经理坐在办公室里,点燃一支烟,望着窗外的雨,悠然说道。
于经理,40多岁,1993年入行,1997年注册成立山东利安金属材料有限公司。2005年,进入匡山钢材市场,目前是济钢在匡山的唯一代理商。2007年,公司销售收入曾一度达到4000多万元,业内知名度很高。
“对于这波行情,我没有‘放菜’。”于经理是指没有在前期涨价时进货,没有库存的他,在此次风波中有些超然。
他叹气说,有个朋友这次惨了。 “连跌七八天了,今天又跌了近50元。越跌越没有买家,钢材无法脱手,只能眼睁睁看着库存的钢材不断缩水,砸进去的钱越来越多。”
当时的风暴中,他算是平安度过的,他的一位朋友一下赔了上千万,住进了医院,到现在也没有缓过来。
“赔进去几千万的钢材经销商大有人在。近几年,钢铁价格就像“过山车”,做钢材生意很像上赌场,一把看不好就倾家荡产。”
整个链条受到影响
济南压了几万吨货
16年摸爬滚打,他最大的感受是,做钢材越来越难。
“最高的时候吨价能突破7000元,最低的时候吨价只有3000元出头。”他介绍说,2004年,国内钢铁经历一波快速上涨行情,之后又是一波快速下跌。2005年7月至2006年1月,吨价跌幅500-600元。2008年7月15日济钢最后一次涨价之后,11月底,钢价恐慌性深度下跌,吨价最低时跌3500元。
作为经销商,他们受了最直接的冲击。“我们在钢材市场中扮演的就是联系上游钢厂和下游生产企业的角色,我们的盈利就是把钢材转手所赚的上下游的差价。
他打比喻说,这就好比食物链,每个链条都想赚钱,但是把一环节的风险转移到另一环节上,到头来整个链条都受影响。
他指指匡山钢材市场堆积的钢料,“现在我手中有去年批的400多吨钢,整个济南市场估计去年的旧货就有几万吨之多。”
市场多变不好捉摸
说不清会发生什么
2009年初,中央投资4万亿拉动钢材消费。政府态度积极,曾让于经理他们感觉到春天来了。但他也分析,这种投资对建材的拉动确实不小,这好比一个人不能挣钱了,靠以前的积蓄生活,但是积蓄总有花完的时候,靠国家大型投资效应只能解燃眉之急,长远看,是不可持续的。他认为,最根本的还是充分盘活企业,拉动国内消费,解决产能过剩问题。
于经理深有感触,他推测山东这几个大钢厂,只要生产三天,济南一年的用钢量就能满足。 “现在国有钢厂可以控制,但有些中小企业还是自干自的。”
对于这种现状,他说可以用两个字概括:无序。 “钢材市场现在处于无序状态,说不清下一步会发生什么,钢市将来会怎么样,谁也不好说。”
期待谷底商机
于经理一直以经营钢材为主业,始终舍不得扔下老本行。
据他估计,“上世纪90年代初,同我一起进入钢铁市场的那拨创业的,只有三分之一坚持到了今天。”
这分情结也来自于对业务关系建立的不舍。“作为中间商,已经同上下游建立了业务关系,这样的关系一旦退出,就很难再建立起来。”
他说出了自己的小秘密,做钢材这么多年,虽说没赚大,但是也从来没赔过。即使在剧烈波动的去年,他也做到了盈亏持平。“主要是我个性求稳,高收益也就预示着高风险,太冒险了我不敢做。”
于经理预测,钢材价格现在以平均每天50-100元的幅度下跌,这样的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。
现在他正在低谷中寻找商机,想法脱手库存的钢铁,还上银行的贷款。“等钢价跌到三千五六的时候,就找准机会再干一把。”